在山西運城,華能芮城新能源百萬千瓦基地光伏電站依山蔓延,順著芮城縣陌南鎮、西陌鎮、陽城鎮,從東到西,遠遠望去,滿山盡披“藍金甲”。作為華能在晉分散式和分布式連片發展帶的代表性項目,該電站投產容量已達 82 萬千瓦。太陽光灑在黃河“幾”字彎右下角處,綠能競出黃河畔,猶如一首歌,唱著古老黃河的嶄新樂章。
近年來,華能山西分公司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,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,大力開展新能源開發儲備工作,推動煤電和新能源一體化發展,企業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中拾級而上,新能源板塊成為分公司價值創造的主要利潤貢獻者。
風凌渡口追光
站在黃河風凌渡鳳凰咀“立馬風陵望漢關”,不遠的10公里處,芮城百萬基地重要組成項目——華能芮城 4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,這是國家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,也是山西省在建項目單體容量最大的光伏項目。
為了最大限度節約土地資源,項目在300MW 區域采用柔性支架,不斷優化支架結構設計,增加材料的耐疲勞性和抗腐蝕性,依據地形地質增強安裝的靈活性和可調節性,完成3 項技術創新,實施集約化建設。
由于項目規模大,建設條件復雜,地形包含平地、丘陵、山地等,地表下面多巖石,堅硬無比,給項目建設帶來了極大困難。
為保證項目安全施工,項目部健全安全管理體系,嚴把人員、機械入場關,加裝施工監控視頻;引進智慧基建管理系統,開創現場調度“可視化”管理模式,推動問題閉環率提高50%;采用大型無人機和單軌行車運輸光伏組件和支架,替代人工運輸,安全系數和施工效率成倍提高。成立由業主、施工、監理人員組成的3人小組,分區劃片帶隊實施旁站監督,加強質量管控,建成升壓站等樣板工程,項目已于2024 年底完成全容量投產發電。
萬畝園中智慧值守
面對成千上萬畝光伏電站的運維區域,華能山西分公司下屬綜合能源公司實施集中統一管理,打造無人值守運行模式,將所有光伏場站生產數據傳至集團新能源智慧運維平臺,高效準確監控數據信息。運用無人機開展巡檢,可及時發現集電線路人工難以發現的缺陷以及光伏板熱斑、隱裂、破損等設備隱患,同時實施運檢分離、區域檢修,建立“點檢制”工作體系,高質量開展設備運行維護工作。
華能陌南、西陌光伏電站積極開展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,狠抓“兩票三制”管理,創建“無故障場站”,實施四季“八防”工作法,即春季防雷防火,夏季防高溫高濕防汛、秋季防火防風、冬季防寒防凍。緊固支架螺栓、清理濾網、加裝避雷器,儲備各類物資,電站開展“反三違”“六嚴查”“治隱患”專項行動,保持設備長期穩定運行,同時加大對升壓站、電纜溝等重點區域的排查治理,對箱變、逆變器、匯流箱、集電線路等主設備進行專項治理,動態清零“零電流”組串,推動設備健康水平逐年提高。
“都說光伏電站是靠天吃飯,當光到來時,我們的設備必須做好準備!”陌南、西陌光伏電站人員度電必爭搶發電量,目前已累計生產清潔電量超22億千瓦時。
光伏板下牧羊
秉承發展美、生態美、共享美“美美與共”理念,華能人在晉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,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,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,彰顯央企擔當,爭做美麗黃河的保護者和建設者。
站在遠處遙望已建成的光伏電站,一群山羊在光伏板下悠然吃草,一排排農作物與光伏板相映成趣,構成一幅各美其美的生態畫卷。
據統計,華能芮城百萬光伏基地每年可節約標煤30多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90多萬噸,清潔效益約等于種植115萬畝森林。光伏項目梯田式結構布局錯落有致,光伏板映日生輝,為中條山南麓觀光旅游經濟帶增加“伏波追日”的美麗景觀。
“芮城的父老鄉親們支持了華能光伏基地的建設發展,我們也希望能為當地人民做點什么,所以我們自發捐資助學,在陌南中心小學建立起‘華能愛心書屋’,讓當地孩子們多讀書、讀好書,希望他們成為有理想、有文化、有本領的人。”華能山西綜合能源公司學雷鋒黨員服務隊黨員說道。
華能芮城光伏基地的建設者們扎根山區,一張藍圖繪到底,一年接著一年干,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,一片片光伏板與母親河徘徊共影,繪就了黃河流域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動人畫卷。黃河安瀾千年夢。華能山西分公司堅持生態優先,綠色發展,有序推進黃河流域新能源基地建設,為新時代“黃河大合唱”注入源源不斷的華能力量。